16

2024

-

07

读《美国真相》——切蛋糕


读完这本书后翻了翻书后的“致谢”,丹尼尔·卡尼曼和理查德·塞勒赫然在列。之前写过这两位《思考快与慢》和《错误的行为》读书笔记,同属一系列的还有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阿克洛夫与罗伯特·席勒合著的《钓愚》。这里是读书笔记:读《思考,快与慢》读《错误的行为》读《钓愚》。可以看出,新派经济学对于传统经济学的抨击是一个愈演愈烈的过程。一开始是搬走一个前提,然后是个别现象研究,再然后提出这是系统性问题,直至这本书开始撕下藏在传统经济学这张脸皮,露出其的肮脏面目。这当然是因为扛起传统经济学大旗的美国内部矛盾愈来愈激化,阵营越来越撕裂,以至于面子都不需要给对方。

 

于是,作者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在进入克林顿政府25年之后,面对如今的美国乱象(2019年以前),把这部分归咎于美国经济体制的失败。由于美国政府职能失灵,美国正逐步演变为一个1%的国家——美国的经济和政治都只为了那1%的人而存在,也被那1%的人操纵着。作为一个民主党人,作者在书的前言中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对特朗普政府的厌恶,并且在书的第二部分,为如今的美国开了一张通向复兴的药方。我觉得驴象之争是美国自己的政治斗争,而美国复兴的药方也是美国内政,前者无非是赶特朗普下台,后者甚至改革方向以我国为榜样,比如全民医保和公平教育。但是这是一本经济学书籍,所以我还是看看作者对美国现状的经济学思考,所以主要写第一部分“迷途”的读书笔记。

 

要向传统经济学发起进攻,最好的切入点就是有效市场并不存在。如果要求市场体制依靠自身的力量运转,这必须满足一系列严苛的先决条件:市场必须经过充分竞争,信息必须完备,个人或企业的行为不能对他人造成伤害。而这个先决条件在实践中很难满足,总会有人“钻空子”。这也就是《钓愚》这本书的主题。而由于完全市场模型解放了资本家,所以这个模型在高中进入美国了课堂。这种片面的信息操作方式,是资本家占领话语权的常规操作。吃相恶劣点的所谓经济学家在玩弄文字游戏后还可以得出“资本家被劳动力剥削”的结论,一如现在知识付费界的网红薛兆丰。如果翻一翻美国大学标准的经济学教科书,几乎所有章节都穿插着“竞争”这个词,“权力”这样的词汇只可出现零星一两个,而“剥削”即将完全消失,甚至将彻底地从传统经济学家的词典里被删除。现在当提到历史上的美国南部时,美国经济史可能会更专注于讨论关于棉花甚至奴隶的“竞争市场”,而像是剥削人们的劳动成果或使用政治权力维持既得利益者在内战之后的优势之类,有关资料便对其三缄其口。

 

作者在书里的概述中就讨论了一个长期被重商主义者歪曲的理念——出口商品以获得黄金,能够使本国的经济更加繁荣富强。事实上,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恰恰批判了重商主义,在金库里堆满黄金显然并不能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平。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取决于这个国家以可持续的方式为所有人民提供高品质生活的能力,这反过来又与生产力的持续增长有关。这种增长部分基于对工厂和设备的投资,但最重要的是对知识的投资以及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开展经济活动,确保资源不会被浪费和闲置。而金融财富的增长反而是以牺牲国家的实际财富作为代价,所以金融化时代的经济增速反而放缓。然而,重商主义的谬论如今却大行其道,宣传误导人们深信“出口必须超过进口”。这种理论简单粗暴,但是仔细想一下,如今美国自己放弃了实体经济,如果只是把出口获得的黄金投入金融业,而不发展生产力和投资教育,以扩大充分就业率,人民的现状还是无法改善。

 

大众被有意引导的另一点,是“美国例外论”——主张美国的人的生活水平比其他国家更高,经济增长率也更高。人们相信,美国更有效率和生产力。这种信念产生的直接的结果就是美国人认为自己应该超越所有人,因此其他国家应该多购买美国的产品,而美国人应该少购买他国的产品。从这个逻辑上又诞生了另一种认知扭曲,如果美国产品没有“主导”市场,一定是竞争对手在作弊。以上推理的每一步都存在缺陷,就拿推理的前提来讲:美国是最具生产力、生活水平最高的经济体。作者就在书中推翻了这个说法,根据2018年的“人力资本指数”,也就是一个社会对其人民的投资力度,包括教育、健康、生存能力方面投资。美国仅排名24位,远低于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亚洲经济体,也远低于加拿大和其他欧洲国家。对此,美剧《新闻编辑室》中有过吐槽,“我们识字率排世界第7,数学能力第27, 科技水平第22, 人均预期寿命第49,婴儿死亡率第178, 家庭收入中位数第3,劳动力人数第4,出口值第4。 仅有三样,我们是排世界第一的:狱中服刑人数占总人口比例,相信存在天使的成年人人数,和军事开销。”

 

很难想象美国这个世界第一的霸权国家,人均预期寿命只排第49。而作者又尖锐的指出,在1970年至1990年20年期间,美国富裕女性和贫穷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差距,从3.5年拉开到了10年以上,这个数字在2014后更在显著拉开。贫富差距是这个国家绕不开的问题。在过去40年,前1%人群所占的收入份额增加了1倍以上,而最顶层的0.1%的人所占的份额增加了4倍左右。许多富人声称,所有人都将从富人所拥有的财富中受益,因为他们所赚得的利益将通过涓滴效应惠及普通人。但这种情况几乎从未出现过,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绝对没有出现过。在里根着手推动金融自由化运动之前,生产率每提高1%,工人的工资增加1%,而在这之后工资增长不到生产率增长的1/5。如果扣除通胀因素,最底层工人的工资几乎与60年前大致相同。底层人员工资停滞不前,中层人员被掏空,而高层人员的工资水平则飙升。在美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下,涓滴效应只是一个童话。

 

事实上,作者说的各种误导手段早已进入我国。我在网上和人讨论的时候,经常有人跟我复读“美国的体制是做大蛋糕,而我国的体制是分蛋糕”。而作者的论述就很清楚,首先“金融数字是不是蛋糕”,其次“蛋糕做大和你有关系吗”。

 

造成贫富差距的关键词,其实作者在上面就已经提到,那就是“竞争”。给民众准备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充斥着竞争这个关键词,仿佛想要出人投地,只有在“竞争”中打败各路对手脱颖而出。然而硅谷的资本大鳄彼得·蒂尔曾经一度直言不讳地表示:“竞争是为失败者准备的。”美国最富有、最聪慧的投资者之一巴菲特也深谙其道。价值投资理念的关键之一护城河,用大白话讲,就是一个企业垄断的能力。巴菲特提出要找出那些即使产品涨价也不会令客户流失的企业进行投资。确保一个企业持续盈利的最佳手段是建立能保卫企业的护城河,这些护城河为其他竞争者进入市场设置了障碍,防止利润因为企业与其他进入市场的企业竞争而受到侵蚀。巴菲特也曾直言,“如果你的生意经营得足够好,如拥有一家垄断报纸业或者一家网络电视台,那么连你的白痴侄子都可以代替你掌管企业事物。”这么看来,最上层的那些人玩的并不是竞争的游戏。他们利用自己的市场势力把竞争者挡在护城河外。

 

市场势力允许企业收取比平时更高的价格,利用一切手段从消费者身上攫取财富。物价上涨对“工人”来说与工资下跌没有什么不同。而如果没有市场势力的干扰,超额利润将会在竞争的作用下减少,最终消失。这些超额利润的存在即是美国社会日益严重的不平等现象的根源所在。同时,市场势力同样默许企业支付更低的工资来压榨劳动力,直接剥削“工人”。市场势力所产生的巨额利润允许企业在美国“金钱驱动”下的政治环境中“购买”影响力,使得企业的权力和利益增加。例如,他们运用特许权制定高昂的价格,或者利用不透明的价格体系来达到目的;他们可以进行掠夺性贷款,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任何违规操作,这些操作已经成为金融行业特征所在。攫取财富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腐败。在欠发达地区,腐败可能只是一叠被密封在白色信封里的现金,而在美式腐败中,它的表现却极为复杂。如修改法律条款,确保企业向政府出售价格过于高昂价格的产品,或者以过于低廉的价格,购买法律上原本属于公众的自然资源。

 

实际上,个人如果通过创新来发家致富,如创造出新的产品,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其他人进行模仿或者超越前短时间内赚取高额利润。这种过程实际上增加了国家整体经济蛋糕的大小。而通过专例长时间的垄断却是一种掠夺,只是一种财富再分配,通常意味着从金字塔的底部抽走部分财富,然后再将其转移到金字塔的顶部。微软就是其中的典型,它在20世纪90年代曾用自己的垄断优势挤死了网景公司的浏览器。尽管IE浏览器用户满意度远不如网景浏览器,大家还是不得不捏着鼻子使用IE近10年,直到21世纪谷歌和火狐浏览器进入这个市场。微软并没有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价值,新的windows系统有着诸多BUG,却通过垄断优势屹立不倒。如今美国民众想要购买任何产品,会发现自己怎么也避不开垄断巨头。当美国人想要办理有线电视、互联网和电话业务,他们可选择的供应商只有几家巨头,其中3家在社交网站、家具装修、起搏器制造和啤酒市场分别占了89%、87%、89%和75%的市场份额;有4家在干猫粮市场、果冻市场甚至美国航空市场分别霸占了97%、85%及76%的收益。随便搜一搜“专例侵权”的词条,就能发现无数关于高通、苹果、三星等企业之间涉案高达数亿美元的诉讼。这场游戏唯一确定的输家是消费者和其他无数小型企业,因为他们连参与竞争的机会都没有,私人投资的规模正在减少。

 

曾几何时,美国政府在反垄断问题上还履行监管职责。反垄断法在早期的美国的确发挥作用,但是市场势力说服了美国的政治体系和法律体系。美国的法院简单地假设市场是充满竞争且有效的,任何看似反竞争的行为实际上只不过是对市场复杂性的有效反应。然而这些寡头之间到底是选择了竞争,还是托拉斯联盟。我们可以看看IT业的故事。在史蒂夫·乔布斯的牵头下,苹果和谷歌、英特尔、adobe达成协议,不会“挖走”彼此的任何一名员工。也就是说,他们就在劳动力市场中不进行竞争达成了一致。现在,美国的许多主要企业已经(通常是秘密地)联合起来以确保工资维持在低水平。而在另一方面,许多竞争在一开始就被瓦解,facebook在2012年以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又在2015年以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facebook本身就拥有建造类似平台的技术,而它愿意出这么多钱进行企业兼并的真正原因只有一个——组织竞争的产生。

 

上面已经说到了,寡头之间并不会进行竞争。然而,它们却想方设法让劳动力处于相互竞争的市场。把工厂搬到其他国家就是让美国劳动力和其他国家劳动力相互竞争的手段之一。如果你是一个美国工人,你在市场上实际是和一个越南人进行“竞争议价”。而寡头甚至还能驱使各地政府和各国政府进行竞争。亚马逊以数以千计的工作岗位作为诱饵,宣布要在其他城市建立第二个总部,让美国各地的各个城市“竞相投标”。这种情况也适用于全球各个国家。而这些国家还不得不接受美国企业的那套垄断玩法。例如,很多欧洲人担心转基因食品的危害,他们希望这类食品能够被禁止销售,或者至少贴上转基因食品的标签。但是,美国的企业说商标会阻止欧洲人购买美国的产品,这的确如此,但是美国人因此说商标是一种贸易壁垒,就大错特错。每个国家都有权以自己认为适合的方式保护自己的人民、环境和经济。

 

关于这点,引用一段书中作者的原文吧。“在过去20年里,我一直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批评全球化的管理模式。作为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我发现全球化的游戏规则完全倾向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而且是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代价的。一直以来,我们所签署的贸易协定是不公平的,这些协定明显对美国和欧洲更加有利,而发展中国家被置于不利的位置。那些认为美国贸易代表在谈判过程中被其他国家欺瞒的观点实在可笑,因为20世纪后期的国际贸易谈判中,美国就获得了想要的一切。美国不顾发展中国家的反对,保护了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置之不理。美国也成功迫使各个国家对美国的金融市场开放市场,甚至强迫各国接受的那些搞垮美国金融体系的高风险以及金融衍生品和其他金融产品。”    

 

作者声明自己并不反对全球化,如今美国的困境是政府没有帮助民众转型所致,政府只服务于寡头。而特朗普的政策,想要关闭的是全球贸易,却想让通过专例和金融的掠夺更加变本加厉。

 

本书第一部分的最后,作者谈到了如今美国直面的具体问题,金融和技术。

 

就像反垄断法一样,美国建国之初的确有做过规范金融市场的努力。建国之初成立的超级银行,美国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只经营20年就被勒令关闭。因为民众害怕银行的强权会削弱民生的力量,这种担忧并非毫无道理。关于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的故事可以看我的读书笔记,读《银行的秘密》其二——通胀史。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超过四分之三的美国民众支持政府对银行采取强有力的监管措施。然而,美国10大银行之所以能凌驾于3.5亿美国民众之上,是因为其对政府强大的游说能力。在银行家不懈的“努力”下,2018年以后,美国政府对绝大多数银行的监管态度又回到了金融危机前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很正常,在谈判桌上,只有大银行家才有资格坐在财政部对面讨价还价,而不是那些因为银行家贪婪而蒙受损失的“工人”和平民。

 

在08年金融危机中,政府认为挽救金融业就等于挽救了美国社会,所以并没有对贪婪的银行家进行惩罚,反而对其慷慨解囊。但是进一步讲,即使纳税人向破产的银行注入了大量资金,他们本也可以就此向银行开出硬性条件,要求银行将这些救助金用于援助美国的中小企业和平民阶层。事与愿违的是,这些援助金作为奖金钻进了银行家的口袋。在美国经济复苏的头3年里,增长所创造的91%财富都流向了国家财富最多的1%精英阶层。以至于过去10年以来,银行在美国人心目中失去了威信。于是产生了诸如占领华尔街的活动,可惜的是,类似矛盾现在被种族矛盾替换。

 

还是回到“做大蛋糕”这个经济学思路来。金融业无助于做大蛋糕,却热衷于分蛋糕。作者例举了银行攫取财富的三种方式。首先是中介职能,中介职能是金融机构的核心职能之一,即让社会资源从资源过剩的部门转向资源匮乏的部门。然而,随着银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中介从储蓄者和企业之间的资金链条关系中转移出来,转而充当储蓄者和家庭之间的媒介。也就是消费贷,比如信用卡。如果我读美国金融书籍有什么所得的话,那就是消费贷是万恶之源。银行家一方面利用客户的过度消费倾向,向他们收取高利贷利息、滞纳金、透支费等千奇百怪的费用。一方面又用强势的市场势力向商家索取高额的手续费。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贷款越来越困难,尤其是从大银行那里贷款。在2016年,中小企业的贷款额仍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低了14%。只能需求各种影子银行渠道进行高息借贷。在长期储蓄者和长期投资者之间缺少一个尽职尽责的中介机构。可以看出,银行对做大蛋糕(向中小企业贷款)的贡献越来越少,而对切蛋糕(各种消费贷)的技巧却越来越熟练。

 

甚至,银行在金融媒介上的职能总体在退缩,因为银行家找到另一种更赚钱的方法,也就是开赌场。在华尔街,赌博被披上一层华丽甜美的糖衣——金融衍生品或者信用违约互换(cds)。信用违约互换甚至可以赌一家公司是否会倒闭,真可谓豪赌。银行家们在这个赌场中坐庄,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投行们坐庄站台房产抵押贷款不会违约。而后果我们都已经知道。然而这场赌博的关键在于,银行家们对赌博失败根本有恃无恐。这就涉及银行进行一边倒赌博的另一种机制,一旦银行赢了,他们可以直接拿钱走人,而一旦他们输了,美国政府就会出面买单。所以归根结底是美国政府的纵容导致了银行嗜赌如命。在政府的担保下,AIG获得了1800亿的紧急援助金,这个金额超过了美国政府10年以来针对所有儿童福利的贫困补助。在金融危机爆发十年后的今天,美国政府仍然要承担绝大多数抵押贷款业务。银行家希望通过发抵押贷款攫取利润,但又不想为自己的失误承担相应的责任,他们希望由政府弥补不良贷款造成的损失。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私人部门却声称它们无法提供抵押贷款并承担相应的风险。这是多么讽刺。总之,银行获利的第二种方式,仍然是分蛋糕而不是做蛋糕。

 

银行还有危害社会的第3条财路,及帮助跨国企业和富人逃税避税,将资金从高税收地区转移到低税收地区,不断地获法律的擦边球。于此同时,银行还阻碍对全球税收和金融体系的改革。这导致美国每年存在数十亿美元的税收漏洞。我们来看看苹果的例子,按照美国2017年之前的税法,位于境外的资产不需要缴税,但资金一旦转入境内,就必须依照盈利缴纳企业税。而苹果的做法是在美国境内向金融机构贷款付股息,而用境外资金付这些利息,可谓鱼与熊掌兼得。既避了税,股东又成功分得大批股息。由于这种避税方式,使得大量的资金流入金融机构,而不是扩大再投资。企业的资金流失,用于投资未来的资金自然就少,能够创造的就业机会就更少。这仍然是在切蛋糕,而不是分蛋糕。 

 

然后我们再来谈谈技术对于美国就业的冲击。作者认为技术对于就业的冲击不可避免,也不是向工人提供不断的再培训所能解决。而作者更愿意把高科技对就业市场的冲击,解释为一个政治问题。高科技对于就业的冲击倒是其次,关键在于高科技寡头运用高科技来切蛋糕。大数据技术让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一样的科技寡头,掌握了大量是客户的资料,而人工智能则进一步扩大他们的市场势力。这些新兴巨头所掌握的潜在市场实力要比20世纪垄断企业所掌握的更加强大和危险。以往的垄断企业最多只能提升价格,而facebook之类的公司可以左右客户看到的信息。这些科技龙头企业能够利用这些数据,以牺牲客户利益为代价,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增强自己的市场势力,攫取更多利润。 比如谷歌可以通过搜索技术优先推荐自己的服务,亚马逊进行大数据“杀熟”,而facebook甚至被指责干预总统大选。

 

如果大量科技被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由此而来的市场势力、个人隐私和安全问题,将会引发社会动荡。你可以想象一下,社交平台本质和出版商很像,因为他们都是新闻和广告的载体。然而报纸会对其刊载内容负责,而掌握着社交媒体的科技巨头则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来逃避这一责任。如今社交网络上充斥着谣言,当然,对美国媒体的信誉,我也不觉得怎么样。要不特朗普也不会天天嚷嚷fakenews。

 

《美国真相》的读书笔记就写到这里。和所有向传统经济学发起进攻的经济学家一样,作者唯一能提出的方案就是政府加强监管。把特朗普从总统位置上选下来是作者的私人意愿。可是既然作者也承认是体制问题,换一个总统我觉得大概是没用。而作者诸多改进建议都有向我国靠拢的意思。甚至还在书里直言“中国独特的经济模式,已经被证明十分稳健。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这个国家表现得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优秀的多...”但是,我觉得我国也有我国自己的问题,切蛋糕的垄断者一样不少啊。

澳门2024免费原料网

始终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以人为本”作为公司安全评价工作根本的指导思想,以“诚信、科学、规范、公正”作为公司的宗旨

联系方式

公司地址:云南﹒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66号汇金大厦A座13楼

业务联系电话:(0871)6838738868387366

公司传真:(0871)68387358、68387398

公司邮箱:[email protected]

公司邮编:650106

澳门2024免费原料网

手机网站

Copyright © 2022 澳门2024免费原料网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昆明 | SEO标签